咸寧網訊 記者見博報道:11月21日,記者走進汀泗橋鎮長壽村董碧環老人的家中,老人看着新修建的廁所高興不已。“以前的廁所就是挖個坑,跟豬圈、牛圈挨在一起,到了夏天特別的臭。”董碧環老人説,“改造後的廁所不但不臭,而且方便衞生,老人半夜上廁所也放心了。”與此同時,該村餘下的無害化廁所建改也在進行當中,村民們説,廁所改造改出了農村健康新生活。
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,截止到10月,我市已完成農户無害化廁所建改18.8萬户,超過省定三年計劃數16.3萬。農村公廁建改已完成近800座,接近省定任務92%。
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各地在搶趕廁改進度的同時,從嚴把控質量關,確保農村改廁數量、質量雙達標。目前,通山縣繼續對該縣2700多户開展糞污分流整改,嘉魚、高新區正在全面開展整改,鹹安、赤壁在進行試點和數據統計。同時也在加強糞水無害化處理、農村公廁建設,穩步推進廁所革命。
編輯:hefan
上一篇:
下一篇: 86歲婆婆遭遇騙術 通山民警24小時追回財物
題:瑤山“改廁記”新華社記者林凡詩“家裏房子建好了,就差個廁所,得趕緊建起來了。”午飯後,周昌都又來到大寨屯,勸説村民...
廁所雖小,卻是赤壁古城的一扇文明之窗。景區負責人謝蕾萍告訴記者,古戰場在進行廁所建設時,反對奢華,不盲目追求高標準,...
咸寧網訊通訊員李敏報道:“改成水衝式廁所後,既方便又衞生,比以前強多了,政府還給補貼,感覺挺好的”。通過改廁與廁所糞...
咸寧日報特約記者王能朗通訊員申麗萍鄭夢溪如廁,雖是小事,卻關係到羣眾生活品質。治“煩心事”,打好改廁“組合拳”在通山...
針對農村農户無害化廁所,則充分發揮農户自主性和積極性,採取“農户建設、政府補助”的模式,對農户無害化廁所建改每户獎補4...
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宋文虎、通訊員王程海、鄧燦“廁所的變化真是太大了!去年以來,通山縣針對農村廁所長期存在的髒臭差現象...
題:記者觀察:微視角大學問將“廁所革命”進行到底新華社記者王優玲19日迎來第八個“世界廁所日”,主題為“可持續環境衞生與氣...
“一塊木板兩塊磚,三尺柵欄圍四邊”曾是過去農村廁所的真實寫照。付立江家更換的堆肥式深埋旱廁是長春市按照“宜水則水、宜旱...
咸寧網訊通訊員李香豫、徐鵬報道:12月4日,闖王鎮龜墩村, 20多名水電工、黨支部書記在專家的指導下,對化糞池進行安裝試用...
16日上午10時,在S208崇陽翠竹嶺隧道春運便民服務點,一輛武昌開往崇陽的大巴車緩緩停靠,公路驛站工作人員熱情地為司乘人員...